中新網北京7月20日電(上官雲) 20日晚,“歷史背後的歷史”讀書沙龍在北京舉辦。著名作家、學者祝勇與薩蘇應邀做客騰訊書院,與到場觀眾分享各自書寫歷史的心得,並與讀者充分互動。
  歷史有許多細節湮沒在時間長河中
  迄今為止,祝勇已經出版《紙天堂》、《辛亥年》等數部作品。在這些作品中,比較引人註目的是其有關中國曆史的部分書籍,他本人經常採用的“大歷史”以及被指為“個人化”的寫作方法也頗受讀者好評。祝勇表示,其實大家對歷史都比較熟悉,從小到大一直在通過教科書習得這方面的知識,但歷史也還有許多細節湮沒在漫漫長河中。
  祝勇認為,單純從教科書上接受的歷史非常枯燥無味,有些人物會被貼上標簽,如果在研究歷史的時候,註意提煉細節,比如關註具體的人與事件,以及這背後複雜糾結的情況,這樣對歷史的認識會變得更近。
  學者薩蘇則並不認為歷史枯燥。在他看來,讀者可以自己去面對歷史,體會這個世界是怎麼一回事,“這不是壞事,它會更貼近真實的歷史,真實的歷史是魅惑的。”
  “所以我覺得所謂個人化的寫作方法就是回到事物本初的樣子,體會歷史複雜性和人在歷史過程中的種種糾結,回到它最鮮活本質的狀態。”祝勇肯定的表示。
  新曆史主義創作方法:回到歷史本身
  誠然,祝勇是這樣分析歷史發展進程,也是這樣來創作自己的新作《盛世的疼痛》。在這本書中,他大概寫了十個處在歷史發展重要節點上的人物,在當時,這些人物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歷史走向,比如袁崇煥與李鴻章。
  祝勇著重分析了袁崇煥的命運與性格特點。這個明末的著名將領一直是史學界關註的話題。祝勇表示,性格決定命運,袁崇煥身上具有不同於常人的特質,也比較自戀,“陷入自戀的情節中,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害了自己,也導致歷史發生大轉彎。”
  因此,祝勇表示,在他的舉例中,其中的任何人物是超越慣常的歷史概念的。這樣看來,“做到能夠跟一個人對話,感受到他的內心。回到歷史本身,回到它的複雜性,這也就是所謂的新曆史主義。”  (原標題:學者祝勇:“新曆史主義”是要回到歷史本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g02bghsn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